图为8月9日,在张靖皋长江大桥江中主塔上,中交二航局施工人员采取避高温和温控措施,夜间开始浇筑钢管混凝土。王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经过近3年奋战,到8月上旬,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锚碇“破土而出”,转入地面作业。在靖江市马洲岛施工工地,北锚碇正在进行最后一层顶板施工,这标志着北锚碇建设迈入最后冲刺阶段。

  作为大桥承受主缆拉力的“心脏”,锚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靖皋长江大桥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桩结构复合地连墙形式,施工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篮球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地连墙锚碇基础。“这是全桥的关键工程,承载着上部结构14万吨的锚固力,直接关系全桥建设进度。”中铁大桥局集团张靖皋长江大桥ZJG—A2标项目部工程部技术骨干林梓胜说,顶板完工后将转入地面以上锚块施工,整个北锚碇工程预计明年年中完成。而顶板作为锚碇结构的核心承重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乎整座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项目部创新采用分层分段浇筑工艺,共分3层浇筑。

  据了解,在过去3年时间里,北锚碇施工团队从岛下67.5米的深度开始作业,通过内衬、填芯、隔墙等工序,逐渐为这个“超级地基”夯实基础,北锚碇也由“地下城堡”逐渐跃出地平面,目前“身高”已达1米。

  在长江中的孤岛马洲岛上建造超级锚碇,面临物资运输、天气变化和技术创新三重挑战,项目团队推出物资“接力赛”、天气“游击战”、技术“破冰术”三项破局举措,建立24小时物资响应机制,实现船舶卸货、质量检测、仓储分配全流程高效衔接。他们还与气象、应急管理部门建立预警联动,精准捕捉施工“窗口期”突击浇筑。

  张靖皋长江大桥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大桥建成后将实现6项“世界首创”和6项“世界之最”。(顾介铸 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