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1月5日电(记者潘晔)今年以来,江苏省组织开展科技型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聚焦科技型企业“无贷户”,推动辖内银行机构深入工业园区、高新区等科技资源集聚地区,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首贷”支持力度,让创新“血脉”更加畅通。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以下简称“江苏金融监管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江苏全省银行机构共对2556户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141.4亿元。

  今年以来,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科技厅、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科技型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辖内银行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走访力度,力争“无贷”企业走访广泛覆盖;将科技型企业“首贷户”纳入内部绩效考核,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户”比重,实现有合理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能贷尽贷”。

  在政策引导下,江苏当地各银行机构根据摸排情况,对存在有效融资需求、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及时响应、限时办结、应贷尽贷,根据不同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合理确定贷款品种、利率和期限。符合信用贷款发放条件的,给予信用贷款支持;符合银政合作风险分担贷款条件的,给予“苏科贷”“苏知贷”等产品支持;需要担保增信的,与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用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针对初创期企业,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科创产品体系,提供以投定贷、订单定贷、专利价值定贷等多种贷款模式。

  为及时共享信息,江苏金融监管局将13.7万户科技型企业名单信息分配至各地市,由各地市根据实际对名单细化拆分,提升对接精准性。常州结合近3年新招引科技型企业名单和某信息科技公司的科创能力评级结果,筛选形成5500余户无贷户名单共享至辖内银行机构。

  各地各部门也协同发力、共建生态。如,当地科技部门通过组织座谈交流、举办银企对接会、联合银行客户经理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支持当地银行机构深入科创园、高新区等科技创新集聚地对接企业;江苏省财政厅对科技创新企业首贷给予年化1%、最长两年的贴息支持,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联动给予配套贴息政策;苏州市对于科技企业首贷给予最高50%的担保(保险)费补贴;泰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知识产权部门深入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末,江苏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1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33个百分点。江苏金融监管局表示,下一步,按照《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他们将持续推动当地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和专业能力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努力实现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