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通高新区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产业生态体系

  产创高地,向“芯”发力

  近日,5个半导体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南通市通州区,其中4个项目落户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南通高新区的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创新生态更具竞争力,成为企业角逐“芯”项目的首选地。

  安费诺电子有限公司是其中一个项目投资方。5年前,安费诺电子有限公司在南通高新区成立分公司,生产通信设备专用导电金属排,主要客户群体是英伟达等全球知名科技企业。5年内,企业年营收从4亿元做到超12亿元,而今瞄准集成电路领域再度加码。

  安费诺电子560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块块铜料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经过多道精密工序,被加工成专用导电金属排。这里每天生产50多种不同型号产品,整个车间可以生产千余种产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块‘绝缘膜’就是我们的王牌。”打包车间内,企业负责人拿起一块白色金属板介绍,所有高压产品会经过测试后再装箱,极限状态下可以抗1万伏的高压击穿,而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才800伏。

  有了通信母排的生产经验,企业正谋划打造芯片上的“供电系统”。南通高新区给予大力支持,专门腾出40亩地供企业建造2.5万平方米厂房,借力“拿地即开工” 机制,项目审批“前延”服务覆盖全周期。企业计划投入5000万元购买新设备,项目最快明年就可投产。

  “集成电路除了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还有装备制造、封装测试、精密零部件等多个环节。”南通高新区项目办副主任顾春峰说,就像生产一瓶矿泉水,从灌装、封口、包装,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集成电路产业同样如此,只有打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配套材料和设备全链条,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

  遵循这样的思路,南通高新区向着“全国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基地”目标前行,先后引进中科仪、富创精密、中科九微等集成电路装备和零部件领域的头部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集聚效应。2022年,南通高新区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聚链成势,南通高新区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产业生态体系,发挥“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乘数效应,逐渐形成以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一主一新一智”产业格局。

  “以前,高新区的支柱产业是建筑、家纺等传统产业,现在的产业向智能化、轻量化、定制化方向转型升级。”顾春峰介绍,产业集聚的内核是高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基因,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主体壮大、成果转化,全力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的孵育体系。

  如今,南通高新区的创新载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高层次的平台搭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产创融合好戏连台。11月4日,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通举行。会上,10多家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领域企业与南通高新区意向签约,中国航空学会与南通高新区实现战略签约。“我们正在向低空经济领域转型,首选地就是南通高新区。”裕衡驱动(南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夜白表示,正是看中南通高新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相关配套,希望能在这里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潮,开拓空天领域新赛道。

  为了系统性发展空天产业,高新区还规划约3000亩的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其中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是重中之重,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空天产业生态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通州区委副书记、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冰冰表示,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秉持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活力迸发的产业集群,激活澎湃强劲的创新动能,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高新力量”。(丁威程)